Single Origin在玩甚麼?(下)
調整三:從S.O Espresso到S.O cappuccino
espresso是花式咖啡的基礎,如:卡布奇諾、拿鐵、瑪奇朵、摩卡…等各有各的調配比例。若是使用Single Origin Espresso,會不會和奶製品、其他原料搭不起來,這是個大問題。
例如:中烘焙以下的肯亞AA做成的S.O Espresso一定酸得要命,而且body不太夠,做成卡布奇諾可能會過酸而且濃度不足,可能就無法出杯,或是要調整espresso的份量,如1.5 shot的espresso或降低牛奶的比例…等,才能符合cappuccino的濃度。
當然S.O cappucino是否一定要達成一般blend綜合豆花式的濃度其實也沒有定論,或是卡布就算有點果酸也未必不好喝(學長喝過水果牛奶一般的卡布,很屌),但總之調整是必然的,或是限制某些S.O espresso可以搭配的花式種類,而非隨意的就拿S.O espresso做成所有花式,不好喝的可能性會大增。
因此目前S.O espresso做成的花式大多還是以卡布為主,主要原因還是卡布比較能表現S.O espresso的風味,特別用single origin比較有意義。畢竟拿鐵主要是喝奶香,用single origin做就有點可惜。
即使只是S.O cappuccino也是費神的,咖啡和牛奶比例的調整、奶泡量的調整、甚至回歸到烘焙度進行調整…等。
調整四:消費者對S.O的觀感
身為一個精品咖啡店,還是背負著教育消費者的責任的,因此對自己的出品表現如何,若能準確的與消費者溝通,才能符合消費者的期待。
例如上述所說:果酸迷死人的卡布奇諾很棒,但就是和一般的卡布完全不同,這就需要稍加提示與引導了,不然可能反而扼殺了S.O的美意。
另外就是S.O的價位問題,通常S.O會比一般blend綜合豆貴一些,如果一杯用geisha或90+做的S.O cappuccino賣400左右是非常正常的,畢竟生豆的價錢就是比綜合豆貴上幾倍,還沒算上調整半天吧檯手的精力成本咧,但那麼貴的卡布,價值之所在,當然也要和消費者溝通。
S.O espresso和S.O cappucino都是非常迷人的概念,而且操作得宜確實非常好喝,更代表了一家精品咖啡店對於單一產區莊園的信賴與風味的堅持,鼓勵大家多加嘗試,並與吧檯手聊聊其中對風味的想法,通常都很有趣,而且也可以了解一家店的理念。
但也無須過度迷信S.O espresso/S.O cappucino,綜合豆卡布奇諾也是精品咖啡店功力的展現方式之一喔,各有千秋、各有技術,重點還是最終風味的呈現,是否符合您的期待和付出去的鈔票囉。